从野生到人工 从田间到产业化 青海蕨麻未来可期

  发布时间:2024-11-23 12:48:32   作者:玩站小弟   我要评论
西宁3月24日电 题:从野生到人工 从田间到产业化 青海蕨麻未来可期记者李江宁每年3月至5月,是青海蕨麻成熟的季节。在青海各地田间地头,随处可见采挖蕨麻的群众,一颗颗裹着新鲜泥土的蕨麻果实,即将走向人 热血江湖刺客技能。

  西宁3月24日电 题:从野生到人工 从田间到产业化 青海蕨麻未来可期

  记者李江宁

  每年3月至5月,从野从田产业是人工青海蕨麻成熟的季节。在青海各地田间地头,化青海蕨热血江湖刺客技能随处可见采挖蕨麻的可期群众,一颗颗裹着新鲜泥土的从野从田产业蕨麻果实,即将走向人们的人工餐桌……

  蕨麻为鹅绒委陵菜变种,只在青藏高原根系才膨大形成块根——蕨麻,化青海蕨是可期青藏高原极富特色和营养的珍稀资源植物。青海蕨麻储量最高,从野从田产业个体最大,人工品质最好,化青海蕨种质最丰富,可期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最高。从野从田产业

  《中国土特产大全》记载:蕨麻是人工热血江湖刺客技能西北高寒草原的特产,主产青海。化青海蕨既能食用,又可入药,素有“人参果”之美称。在西藏、青海、甘肃等地,蕨麻是藏药的主要原料,据研究显示:蕨麻块根含丰富的多糖、皂苷、鞣质、总黄酮等成分,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,具有抗病毒、保肝护肝、补血、抗疲劳、抗缺氧等功能。

图为青海境内连片种植的蕨麻。受访者供图

  “在我眼里蕨麻是个神仙果,就是老天爷赐给人类很神奇的一个东西。”李军乔是青海民族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,青藏高原蕨麻产业研究院院长,到今年,她已与蕨麻打了20余年的交道。

  李军乔与蕨麻的初识源于一碗香甜软糯的蕨麻粥。“我记得是我三四岁的时候,爸爸给我煮了一碗蕨麻粥,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蕨麻,吃起来又甜又糯。”李军乔回忆起儿时。

  蕨麻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建群种和优势种,长期以来,当地农牧民一直将采挖野生蕨麻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,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,且致使资源量及品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。2009年青海省已将蕨麻列入禁止采挖的范畴。

  驯化野生蕨麻,这是一项重大课题,对促进农牧民增收及其产业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
图为李军乔行走在蕨麻种植地边。受访者供图

  野生蕨麻究竟能不能被驯化?这一问题一直在李军乔的脑海中萦绕着。“我购买了一些品质好的新鲜蕨麻种在了家里的花盆里,没想到长出了嫩芽,还结了蕨麻。”李军乔说,“在花盆里都能长出来,在地里就更没问题了。”随即,李军乔将人工驯化蕨麻作为自己研究生课题开始研究。

  驯化野生蕨麻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,由于以前没有驯化的先例,李军乔的研究无经验可循。通过10余年的系统研究,终于在2009年,由李军乔研发的中国首个人工驯化栽培蕨麻品种——“青海蕨麻1号”审定通过,实现了蕨麻从野生到人工栽培的飞跃,两者相比较营养物质和有效成分没有显著差异,完全可以替代野生蕨麻,为蕨麻产业化提供了原材料的保障。

图为蕨麻叶。受访者供图

  2015年,“青海蕨麻2号”和“青海蕨麻3号”两个新品种相继诞生,这是我国独有的3个蕨麻新品种,为蕨麻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。

  人工驯化蕨麻成熟,意味着农牧民曾经的收入来源又回来了。“蕨麻(鲜品,球状)每公斤市场价格为50元至200元之间,每亩产值5000元至50000元,经济效益显著。”李军乔告诉记者,利润高,农牧民对其更加青睐。如何将蕨麻产业化,并形成高附加值产品推向市场?彼时蕨麻一直作为药品被广泛应用,对蕨麻的产业发展极为不利。

  “蕨麻没有进入国家和地方食品目录,制约了蕨麻产业化发展进程。”李军乔说。为此,她跑遍了青海省相关部门,最终在2021年,由青海民族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、青海省食品工业协会共同制定完成的《蕨麻(干制品)食品安全地方标准》正式发布实施。

  此后,蕨麻果酥、蕨麻啤酒、蕨麻饮料、蕨麻粉等高附加值产品相继投入研发。同时,近年来,科研机构通过提取蕨麻有效成分研发成治疗乙肝的新药、抗缺氧的保健品,以及化妆品等新产品。

图为李军乔(中)在蕨麻种植地与学生交流。受访者供图

  蕨麻的研究之路还在继续,目前,人工驯化蕨麻依旧面临着科研成果转化难题。“蕨麻的产业链很长,人工蕨麻培育成功后,减少了对野生蕨麻的采挖,保护了原产地的生态。蕨麻前景很广阔,我一直相信好东西总会发光的,所以我也会一直坚持做下去。”李军乔说。

  据悉,去年,李军乔团队筛选出63份高耐盐碱蕨麻资源,将其种植在青海海西地区重度的盐碱地,首次实现重度盐碱地成功种植蕨麻,解决了蕨麻与粮争地的难题。(完)

相关文章

  • 浙苏深化粮食产销合作 推进“苏米入浙”

    杭州3月29日电(王逸飞)29日,“水韵苏米”走进浙江专场推介会在浙江杭州举行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去年,浙江从江苏调入粮食总量545万吨。以推进“苏米入浙”为代表,未来两省也将持续深化粮食产销合作。推介
    2024-11-23
  • 江苏籍航天员朱杨柱飞天后首次回到家乡 用恩师留言勉励学子

    徐州3月29日电 (朱志庚)春暖花开的季节,航天员朱杨柱回到家乡江苏省沛县,受到家乡父老乡亲的欢迎。“诚心爱心责任心,雄心信心平常心。”27日下午,在沛县中学作报告时,朱杨柱深情地勉励同学们要拥有“六
    2024-11-23
  • 中日青年架起友谊桥梁 齐聚江西南昌共赴春意之约

    南昌3月28日电 (朱莹 吴鹏泉)欣赏国风音乐、户外赏樱、体验蹴鞠、汉服走秀……江西南昌青山湖畔,樱花摇曳生姿,在南昌高松中日友好会馆28日举办的“春日物语·拈花拾趣”活动上,中日青年共赴春意之约。图
    2024-11-23
  • 最长寿“铁肺人”走了

    1960年,美国医院中的铁肺。视觉中国供图3月11日,78岁的“铁肺人”保罗・亚历山大死了,他是依靠“铁肺”存活时间最长的患者。死前3周,他因感染住院。晚年,他脸庞臃肿,面色发红,皮肤粗糙,躺在黄油色
    2024-11-23
  • 塔吉克斯坦9人因涉嫌与莫斯科州恐袭参与者有关联被拘留

    当地时间3月29日,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塔吉克斯坦安全部门一消息人士的话报道,塔吉克斯坦已有9人因涉嫌与莫斯科州音乐厅恐袭事件的参与者有关联而被拘留。此外,俄新社援引塔吉克斯坦安全部门相关人士的话报道
    2024-11-23
  • 最长寿“铁肺人”走了

    1960年,美国医院中的铁肺。视觉中国供图3月11日,78岁的“铁肺人”保罗・亚历山大死了,他是依靠“铁肺”存活时间最长的患者。死前3周,他因感染住院。晚年,他脸庞臃肿,面色发红,皮肤粗糙,躺在黄油色
    2024-11-23

最新评论